秋季多雨、氣溫降低、日照時間變短,晝夜溫差較大,給畜禽飼養管理帶來很多風險,如:飼料霉變、畜禽腹瀉、群體性疾病和死亡等,那如何進行科學飼養管理,如何巧妙規避秋季養殖風險,確保秋季飼養效益呢?本期整理了秋季畜禽養殖管理措施,供廣大養殖場(戶)參考,建議及時做好養殖管理,以避免造成經濟損失。 ??? 秋季肉雞養殖管理五個要點
01
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
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的日期合理調度沖洗、清理、消毒、空舍的籌備工作進度,一般狀況下一批肉雞銷售后間隔至少2周以上再進下一批肉雞,以保證雞舍的籌備和足夠的空舍時間。進雛前一周要把育雛舍內外徹底清掃消毒,舍內空間可用3%-5%的來蘇兒溶液噴霧消毒。用具,墻角與地面用1%-2%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消毒,然后熏蒸消毒:即把所有用具放入育雛舍內開放門窗,按每立方米空間用28毫升福爾馬林、14克高錳酸鉀,放入瓷器內熏蒸,進雛前一天打開雞舍通風。檢修供暖、通風及照明等配備;梗塞鼠洞,防鼠害;備足所需飼料及用具;制定免疫預防計劃,確保藥物、疫苗及時到位。 02 雛雞的選擇 選雛要選壯雛,剔除弱雛和殘、畸雛。壯雛的特征是:發育均勻,羽毛清潔有光澤、干燥,活躍好動,叫聲清脆嘹亮,眼大有神,站立穩健,手握掙扎有力,臍部愈合良好,無出血痕跡,且反應迅速,腹部柔軟而有彈性。弱雛則精神不振,羽毛松亂,閉目縮頭,站立不穩,臍部突出,有出血痕跡。 03 環境節制 環境對雛雞的生長影響十分大,尤其是入秋以后,氣溫逐漸降落,日夜溫差比較大,對雛雞的應激強烈,所以此階段應格外精心。 04 飲水管理 必須保證不被大腸桿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污染。前3天在飲水中適當添加2.5%-5%葡萄糖、紅糖及肉雞用多方;雛雞進入育雛室后須飲水3-4小時后開始第1次喂料;飲水器應擺放平均、高度適中,每天清洗消毒1-2次,貯水缸、桶等貯水時間不能超過3天;盡量記錄每天飲水量,假如飲水量異常則常常是飼養管理有異常或者雞群有疾病的預兆。 05 做好常見疾病預防工作 雞病防治的重點是腸炎、球蟲病、曲霉病和應激病。養殖戶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多維素,增強雞體對疾病的抵抗力,提高雞的抗應激能力;在日糧中經常添加抗球蟲等藥物,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,但服用同一種藥物一般不宜超過五天;在飲水中添加0.04%的硫酸銅,有防治霉菌病的作用。 ??? 初秋養豬的關鍵注意事項 01 溫度管理:防止晝夜溫差引發健康問題 初秋時節,晝夜溫差逐漸增大,容易導致豬只感冒或患上呼吸道疾病。養殖戶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根據溫度及時調整豬舍的保溫和通風措施。尤其在夜間,要確保豬舍內的溫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,防止溫度驟降。 02 合理飼喂:調整營養配比應對季節變化 秋季養豬,除加強常規飼料管理外,還要做好育肥催肥和豬飼料的儲備工作。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,要增加飼料營養,調整飼料配方,重點是提高豬的采食量,增加能量飼料。 03 整體驅蟲 除了做好豬舍內外的清潔和消毒工作,還應該做好驅蟲的工作,驅完蟲再全場消毒。母豬在分娩前14~21天驅一次蟲,配種前14天用1次,公豬春秋各用一次。而肥豬驅蟲省錢的辦法是在35~40日齡時驅蟲一次,以后2個月左右驅蟲1次,直到出欄。 04 預防呼吸道病 秋季氣溫低,晝夜溫差大,此時是豬只生長的好時期,同時也是豬病的高發時節,育肥豬容易氣喘、咳嗽、打噴嚏、發燒、個別豬咳血、傳染性強,發病率高,危害大。康復豬生長明顯受阻,日增重降低,料重比升高,推遲上市10~30天,甚至出現突然死亡的情況,給豬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。呼吸道綜合征發病期間,母豬可能出現流產、產死胎、弱胎等;公豬可能出現跛行和睪丸炎等,進一步對豬場生產造成影響。 05 更新豬群 秋冬前是淘汰更新種豬群的最佳時機之一。 ??? 秋季養羊疫病防控要點 01 加強飼養管理 在日糧配合上,要以粗飼料為主,精飼料為輔,可以適當喂一些胡蘿卜、蘿卜、甘薯等多汁飼料。另外,每天加喂適量的食鹽、骨粉、碳酸鈣和維生素。公羊粗料每天每只喂量為2.5千克。混合精飼料每天每只喂量為0.8千克;母羊粗料每天每只為2千克;多汁飼料每天每只為0.6千克;混合精料每天每只喂0.5千克,產雙羔母羊增加0.3千克。 02 做好衛生消毒 1、舍羊場大門入口處:要設立消毒池(池寬同大門,長為機動車輛車輪一周半),內放2%氫氧化鈉液,每周更換1次。 03 強化免疫接種 有計劃地進行免疫接種,是激發動物機體產生特異性抵抗力,預防和控制動物傳染病的重要措施。羊場應當根本場實際情況,制定實用的免疫接種計劃,在適宜的時期進行羊群傳染病的預防接種。制定免疫程序時,應考慮母源抗體水平和持續時間,考慮接種肉羊的年齡和羊群免疫率等因素。免疫接種前要觀察羊群的健康狀態,如有發熱、下痢和其他病癥時,應暫緩接種。妊娠母羊在產前和產后10天內不能免疫接種。 ??? 秋季奶牛養殖易發疾病與防治措施 01 加強飼養管理,防止疾病發生 飼養者要勤查看,注意觀察牛只呼吸、眼睛、鼻子等外部器官的表現;測量牛只體溫;注意牛只采食、反芻、糞便的變化;注意飲水衛生,提供充足飲水;保持牛舍干燥、空氣暢通;及時清除糞污,減少細菌滋生;保持適度的飼養密度,避免交叉感染。飼養管理人員要增強責任心,精心管理和觀察,及時發現問題和反映問題。 02 加強防疫消毒,搞好環境衛生 秋季氣溫利于細菌滋生,要加強奶牛場的防疫消毒,搞好環境衛生。牛場生產區和牛舍進口處設消毒池、消毒室。消毒池可用2%燒堿作為消毒液,每周更換1-2次,保持消毒池內消毒藥液的有效性。飼養人員、獸醫人員必須通過消毒室進入生產區,穿戴潔凈的工作服、工作帽、工作鞋,用消毒皂或消毒液洗手。牛舍內和牛舍周圍、運動場、道路每周2次定期消毒。用品用具在入場前需噴灑消毒,用后洗凈消毒。正在發生傳染病的牛場,每天對牛舍內、外進行帶牛消毒。 03 科學搭配飼料,增強奶牛體質 氣溫驟變,奶牛抵抗力下降,要增加日糧養分含量,減少粗飼料的喂量,提高精飼料比例,增加日糧蛋白質水平,增強奶牛體質。多喂青綠優質草料,不喂粗質劣質粗料,提高采食量。在日糧中要增加鉀、鈉、鎂等礦物質和維生素C、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的喂量。喂清熱解毒、防風祛寒、增強免疫力的中草藥湯汁,增強奶牛抵抗力,預防疾病發生。對生病奶牛要減少精料的飼喂量,多喂多汁飼料和優質牧草。 04 做好疫苗接種,嚴格執行防疫程序 奶牛發生疾病對產奶是極其不利的,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。制定管理計劃,定期消毒,打好疫苗,發現有異常情況要及時檢查并且對癥治療。保證奶牛健康生長產出優質的牛奶,每天還應該擦拭一次牛體,不僅可以保證牛體的干凈整潔,還能促進牛體的新陳代謝。增強牛體的抵抗能力,我們在養殖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,抗生素對牛體中某些有益微生物也會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,不利于奶牛的生長。
來源:哈藥疫苗
下一篇: 楊利:育肥豬群生長曲線測定實踐
上一篇: 規模化豬場如何做到有效消毒
京ICP備13017971號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農展北路55號
北京華牧直通廣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:010-59195279Email:zgzysyw@126,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