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非瘟爆發之前,藍耳病是養豬業的頭號殺手,然而在后非瘟時代,藍耳病的江湖地位仍然沒有改變。那么,如何對藍耳病進行防控,國內外專家各抒己見,有的偏重于學術,有的偏重于實踐。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性,國外一些比較成功凈化藍耳病的方法(封群凈化、血清馴化等)在國內豬場實施難度較大,國內更加偏向于免疫凈化,即通過疫苗的免疫來穩定豬場的生產,進而建立雙陰或抗體陽抗原陰的豬場。但在免疫凈化的過程中,人們往往會擔心一些問題的發生。
早在2005年美國學者已經報道,通過對豬場長期的跟蹤監測發現,不同基因型的毒株可以在同一場內同時存在,很難通過基因重組而產生新的變異株。疫苗毒與野毒在體內重組的可能性也很難估測,但是按照病毒的基本特點,即便發生重組,重組毒株仍具備原有親代毒株的所有特征,并且新病毒穩定后其毒力大多處于中等水平。但是,近20年,在我國所有優勢流行毒株的出現均非來自于重組,主要是由美洲型藍耳病病毒變異而來,其變異是由多個核苷酸位點突變的積累效應造成的,包括早些年的HP-PRRSV,以及當下流行的NADC30、NADC34和近兩年美國流行的藍耳1-4-4(L1C)變異株,均為核酸位點突變積累的產物。所以,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及早清楚和控制也為病毒重組減少機會。 特別是高致病性疫苗株確實在臨床上存在疫苗免疫風險,輕則引起豬群發燒、采食下降,重則導致懷孕母豬流產、免疫仔豬發病,甚至會影響公豬精子的活力。通過實踐經驗來看,往往出現免疫風險的豬場多數都是藍耳活躍場,通過抗體監測會發現,抗體S/P值大于2.5,離散度高于50%,病毒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態,此階段接種疫苗會加快豬群的發病。所以,要選擇在豬群藍耳穩定的狀態下進行疫苗免疫,抗體S/P值小于2.0,離散度不能高于40%。藍耳抗體的日常監測對于豬場的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,通過抗體值可以初步判斷豬群藍耳病的感染狀態。 由于國內藍耳病疫苗毒株眾多,很多豬場由于多種原因會頻繁更換藍耳病疫苗,進而導致更換疫苗后出現生產不穩定和豬群發病的現象。這種現象的發生并不是因為重組新毒株的出現,而是因為疫苗的更換打破藍耳病陽性場的陽性穩態,這種現象可以按照ADE現象予以解釋,所以,不建議豬群在生產穩定的情況下更換疫苗。當豬場的生產出現不穩定的情況,計劃更換疫苗前,建議對豬群的流行毒株進行基因測序,與即將要使用的疫苗株進行同源性比對,不應盲目更換。同時檢測抗體,必須在穩定的狀態下考慮更換疫苗,在更換疫苗之前做好相應的保健工作。 例如混合感染和藍耳病不穩定的情況是否可以進行疫苗的免疫,以及疫苗對免疫干擾的問題,在此不做過多的敘述,以后會通過單獨的文章內容進行闡述和分析。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,很多問題可以通過了解PRRSV的生物學特性、以及疫苗的免疫學原理進行分析,進而追求疫苗在藍耳病免疫穩定并最終實現免疫凈化方面的作用。然而,穩定分為兩種情況,一是豬群中有藍耳病毒存在,但是沒有造成水平和垂直傳播現象的發生,也就是豬群看不到臨床癥狀,不影響生產性能。二是把穩定作為凈化藍耳病的一個過程,之后逐漸達到凈化,最終監測不到病毒,所以穩定是凈化的第一步,而注射藍耳弱毒苗是使豬群穩定的一種有效方法。要使疫苗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,不能盲目的應用,要根據豬場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免疫方案。 01 母豬配種率和產子率存在問題:針對于母豬的這一些列問題,需要在產子后12-15天進行一次藍耳弱毒苗的免疫,這對減少母豬的繁殖障礙和仔豬的出生帶毒是有效的。為了達到更換的免疫效果,首次免疫最好是全群普免,有效控制豬場內病毒的循環感染,但是在做普免前需進行抗體S/P值的測定,了解豬群藍耳病毒的活躍情況。 02 哺乳仔豬后期和保育前期存在問題:這個階段主要是出現PRDC,抗生素治療無效,死淘率高達20-30%或更高,并確診為藍耳陽性不穩定場,建議仍要重點免疫母豬群,阻止帶毒仔豬的出生,母豬群需要每4個月左右進行一次藍耳病弱毒苗的接種。此種情況的仔豬可免可不免,由于已經受藍耳野毒感染的仔豬往往對疫苗免疫應答效率較低,很難獲得很好的免疫效果。 03 保育中后期和育肥前期存在問題:當豬群在這個期間任何一個點出現抗體轉陽的情況,通常都是在前2-3周受到了野毒的感染。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混感情況和感染藍耳野毒的毒力。這種情況下,除了母豬要接種疫苗外,仔豬也要在2-3周齡期間進行藍耳疫苗接種。 04 育肥中后期存在問題:這個期間出現抗體轉陽的豬群,除了母豬和仔豬早期免疫之外,在保育中后期還需進行一次藍耳弱毒苗的免疫接種。因為育肥豬后期的轉陽對于整個豬場藍耳病的防控是非常不利的,所以疫苗的免疫次數要增加。但是生產中,很多豬場只有出現癥狀才能去判斷藍耳轉陽或豬場不穩定,所以,定期抽檢一定比例的豬只做抗體變化檢測是非常必要的。 藍耳弱毒苗在減輕臨床癥狀的嚴重性方面,病毒血癥的持續時間上,以及病毒擴散和野毒感染的頻率上是非常有效的。所以,在豬場實際免疫過程中需要選擇一款即安全、免疫原性又好的藍耳弱毒苗是非常必要的,通過實驗和實際應用證實,哈藥疫苗凈美瑞(CH-1R株)更適合于當下豬群的應用和流行毒株的防控,與市面上其他疫苗株相比,CH-1R株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: 01 遺傳穩定性方面:CH-1R株在體內外反復傳代沒有出現毒力返強和基因位點的突變的現象,保持良好的遺傳穩定性。 02 安全性方面:不管是初免的豬群還是經過多次免疫的豬群,CH-1R株免疫之后,只產生一過性的病毒血癥(不超過7天),并且從鼻拭子、咽拭子、糞便、淚液以及公豬的精液中檢測不到排毒的現象。這是很多疫苗毒株所不具備的,特別是高致病毒株。同時,CH-1R株免疫后不會造成機體組織器官(肺臟、淋巴結等)肉眼可見的病理損失,即使出現輕微的病理損失,也會很快自愈,不會對后期的生產和免疫造成影響。所以,CH-1R株的安全性更好。 03 免疫原性方面:這是用于衡量疫苗的免疫效果,CH-1R株與R98、VR2332、PC、TJM-F92、JXA1-P80、GDr-180、HuN4-F112等株相比,免疫后產生的抗體滴度并不是最高,甚至比其他疫苗株要低。但是當遇到野毒再感染的情況下,其免疫豬群的抗體上升速度快,能更好的控制野毒在體內的復制、擴散和排毒,減少對機體組織造成的感染性損傷和環境的污染。這取決于CH-1R株免疫的豬群產生的免疫記憶更深、漿細胞分化的更加成熟,再次調動免疫系統產生抗感染免疫的能力更強。同時,在細胞免疫方面,誘導CD4+ T細胞亞群分化的速度與其他疫苗株相比差異不顯著,但是產生抗感染細胞因子(INF-γ、IL-6、TNF等)的能力更強。所以,CH-1R株的免疫原性更好,能夠給豬群帶來更好的免疫防控。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,CH-1R株無論是遺傳穩定性、安全性還是免疫原性等方面,都是比較優秀的毒株,更適合國內豬群藍耳病不穩定的狀態下進行免疫防控,進而建立雙陰或抗體陽抗原陰的穩定場,最終為藍耳病的凈化提供可行性。 哈藥凈美瑞
下一篇: 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的新出路——細胞免疫
上一篇: 動物健康度與免疫應激反應的關系
京ICP備13017971號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農展北路55號
北京華牧直通廣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:010-59195279Email:zgzysyw@126,com